首页 开发区要闻
开发区粮食增产背后的科技密码
2021-12-24 15:04
来源:《驻马店日报》
浏览:4971

近年来,开发区在粮食生产中大力推广采取保护性耕作、农业机械化、配方施肥、技术培训服务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,粮食单产年年增加。从2005年(开发区农业局成立)的全年亩产746公斤,提高到2020年的全年亩产1010公斤,增产幅度达35.4%。

保护性耕作 种植模式的改革

近年来,由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,为保护性耕作提供了坚实基础,因此种植模式发生了变化。农民夏种玉米,采用集约高效种植模式,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地块,选择铁茬播种,使用机播耧种、肥同播,提前播种1至2天,体现早播要求。机械条状施肥是肥料使用最科学的方法,提高了磷钾肥当季利用率,对提高秋粮产量起到关键作用。种植模式的改革,让开发区每年增收粮食200万公斤。连年的秸秆还田起到了改善土壤结构、固定和保存氮素营养、促进土壤中植物养料的转化作用。

农业机械化 粮食丰产丰收的后盾

开发区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新阶段,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均在90%以上,全方位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,为粮食稳产增收贡献了机械化力量。

一是着力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。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,围绕玉米籽粒机收短板,推广应用高适应性技术装备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,及时印发《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要点》学习资料,让机手学习掌握机收作业质量要求,提升粮食生产效率、效益,使玉米机收减损率降低1%,仅此一项全区增收玉米24万公斤。二是积极推广用地、养地结合型机械化技术。深入实施保护性耕作农艺,推动秸秆覆盖面,使耕、播、种机械化技术应用提质扩面,进一步减轻风蚀水蚀,培肥地力,持续促进粮食稳产丰收。组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,助力耕地质量提升。近年来,深松整地4.5万亩,增产粮食180万公斤。三是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。紧扣“三夏”双抢(抢收、抢种)和“三秋”生产需要,突出精细管理,针对性做好机具检修调度,保障机械化生产高质、高效运行,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。

配方施肥技术 科学施种的法宝

以配方施肥技术为基础,以小麦、玉米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,配合推广机械化深施肥、施用微生物菌肥、水肥一体化等集成节肥技术,培肥地力,提高化肥利用率。开发区累计配方施肥面积达5.1万亩,占全区耕地总面积96%。采取手机短信、发抖音视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,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。各乡(办事处)结合实际,建立化肥减量、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区,开展玉米高效缓释肥应用、秸秆还田、水肥一体化,推进土壤改良,基本实现肥料减施15%、农药减量12%。

及时开展技术培训,今年4月初召开“两病一寒”专题培训会,同时利用手机短信、微信等方法,共计培训1250人次,及时印发《中后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指导意见》技术资料1.5万份、《小麦锈病、赤霉病防治指南》手册1万份,指导农民适时用药防治。

充分利用吨源种业的试验基地和技术资源,组织农民到品种实验基地现场观摩小麦、玉米等品种的长相长势及实收产量比较。近年来,推广小麦新品种8个、玉米新品种6个,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,发挥了优良品种的“芯片”作用。

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防治的良方

开发区积极采取生态调控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高效药械(无人机)防治,稳步推进绿色防控技术,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,重点示范推广生物防治和统防统治技术。积极倡导友好型高效低毒农药使用,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水平。

自2019年以来,全区开展统防统治植保航化作业工作,累计投入资金117万元,统防统治面积6万多亩,增产粮食280万公斤,防治工作主要突出在农作物重大病虫、重点区域、关键环节,通过创新机制、规范管理、指导到位,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作业,飞机航化作业有效解决了“无人打药,不会打药”的难题。

上一篇:开发区出台政策助农民工返乡创业
下一篇:开发区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工资

手机版

在线留言